无锡各种“补贴”推动养老护理型床位建设
Time:2018-09-04
9月3日,经无锡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,《无锡市关于推进养老护理型床位建设的实施意见》将正式出台。无锡市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称,该市将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,不断提升养老护理型床位占比,确保到2020年,全市养老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比例达61%以上。同时,对养老护理型床位进行床位补贴,最高每床2万元,给予从事相关岗位的服务人员最高800元每月的岗位补贴等,一次相关的一次性入职补贴。总体上,从床位打造、机构建设及人员技术等各方面予以补贴支持,鼓励更多机构和人士参与到医养结合事业中。
医养结合,一直是无锡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趋势,近年来无锡已经建立了多家这样的机构,养老和医疗结合,让老人养老的同时,也能够就近、及时享受到医疗服务,提升了整体的养老水平和生活质量,养老护理型床位,越来越受到入住老人的欢迎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称,所谓“养老护理型床位”,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(一)供失能、半失能老人使用的床位,并相应提供生活照料、医疗服务、康复护理、精神慰藉等服务;(二)必须有基本的医疗服务设施(康复医院、护理院、医务室等);(三)有专业的医疗、护理人员,且与入住的失能、半失能老人之间的比例不低于1:4。
养老护理型床位的建设,包括新建或改扩建的养老机构配套建设内设医疗机构,新建或改扩建的医疗机构配套设立养老机构,已运营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,包括设置康复医院、护理院、医务室等,以及已运营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等四种方式。为了鼓励各类机构参与养老护理型床位的设置,除了相关部门将给予放开审核及给予优先、缩短审批等“便民措施”,政府还将对相关机构建设和运营予以补贴。其中,对养老护理型床位的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,最高达2万元,对全市现有公办或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建设医疗机构及医务室等,结合其医疗设备投入等情况,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。
此外,政府将加强对人才的扶持,给予相应的特岗津贴。从今年起,对在同一医养结合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员、社工、医生、护士和康复师,从第二年起按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特岗津贴;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,月特岗津贴增加100元,工作年限10年(含)以内的,最高补贴至每月500元;连续工作11年以上的,补贴标准为每月800元;对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的,其连续从事养老护理(包括护理、护士、康复、社工等)专技岗位工作满五年的人员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。
据悉,目前,无锡市社会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补贴、医保定点床位补贴、养老服务人员岗位补贴和入职奖励等四项标准均居全省第一,医保定点审批时限全省最短。
来源:扬子晚报网
热门文章